2025年9月19日上午,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专兼职心理老师案督导会。
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,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。专兼职心理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守护者,其专业能力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。为此,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精心组织了本次督导会,邀请了多位资深心理专家担任督导,为专兼职心理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。
刘灵儿: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高级家庭教育培训师,职业生涯规划师,中科院心灵疗愈师,河南省心理学院漯河分院院长,漯河心之路志愿服务队长,漯河市心理学会委员,深耕教育20年帮助学子上万人。
杨浩明:郑州大学硕士学位,中级心理治疗师,淮河流域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常务委员,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心理康复分会委员,漯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分会委员,漯河市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秘书长。
曹琴:汉语言文学学士,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家庭系统排列高级导师,家庭教育指导师,美国专业人才认证协会会员。单独工作1000+小时,独立个案500多人,带着人生的使命愈己、助人,整合生命,让更多的人过得和谐幸福重整行装再出发。
我校专兼职心理老师以及辅导员教师分别报告遇到的就“如何平衡教学工作与心理辅导时间”“面对学生抵触情绪时的沟通技巧”“长期跟进案例中的职业倦怠调节”等实际问题提问,杨浩明老师,灵儿老师和曹琴老师导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,分别从精神分析、短程动力学、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围绕受督者的督导目标进行分析和指导。
结合督导案例,督导师和现场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一方面帮助老师们深刻认识和理解来访同学的内在心理机制,另一方面帮助老师们结合相关理论认识自身的咨询过程,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。
曹琴老师在督导过程中提到,心理咨询是一个充满爱心、耐心陪伴来访同学成长和发展的过程;老师们要学会深度倾听,分辨来访学生故事背后的渴望和诉求;要在深刻理解来访同学的基础上,结合相关理论方法具体化指导问题同学,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关爱,促进学生的心智化发展,建设鲜活人生!
现场交流氛围浓厚,形成“问题共探、经验共享”的良好氛围。多位教师表示,此次督导直指工作痛点,不仅解决了具体案例中的困惑,更学到了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,对后续开展工作极具指导意义。
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学校,家庭的共同努力。通过举办专兼职心理教师督导会,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、新方法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相信在全体心理教师与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,我校学生将拥有更加健康、快乐的心灵,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自信地前行。